时间:2022-09-29 17:29:07 | 浏览:1741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王会锋 张晓亚
“连续3年了,每年都有2000多元的分红。”近日,说起自己的分红,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小于村村民李国福笑容满面。小于村把废弃多年的学校、坑塘等收归村集体所有,采取党员干部带头入股、群众自愿入股的方式多方筹措启动资金,先后建成三期新型股份合作创业园。作为村里的脱困户,李国福享受到了以半价入股即可享有全价分红的待遇,5000元的股金已为他带来6000多元的分红。
小于村创业园的开办不仅让像李国福这样的村民受益,还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带来30万元的收入。小于村既壮大集体经济,又带富群众的做法,是漯河市源汇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源汇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结合乡镇、村发展实际,在抓好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引导职能部门配合联动,凝聚各方力量,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增颜值、基础设施大提升、产业富民工程等中心工作,实现“面子”“里子”同步提升,合力奏响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奋进曲”。
夯实基层基础。严把村“两委”班子入口关,在换届选举中,将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进班子队伍,全区79个行政村100%实现支部书记和主任“一肩挑”。同时,对64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第一书记进行调整,持续实行第一书记全覆盖。实施“头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管理和培训,积极开展“五星党支部”创建,激励全区农村党组织创五星、当先锋,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开展农村“九个起来”规范化建设,建成了宜居周庄、幸福宋庄等23个党建示范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强化智力支持。分区域、分类别建立源汇区籍在外人才信息库,并通过4个招商引智工作站,加强专家人才联系、服务和跟踪管理,吸引优秀能人回乡投资兴业、反哺家乡。从农业高等院校、涉农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筛选150名优秀人才,建立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和技能专题培训班,解决缺乏金点子、缺实用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选派14名农业畜牧部门专家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队,深入乡村开展各类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难题,选拔67名优秀中青年干部担任乡村振兴专员,深入基层一线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整治人居环境。开展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营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绿化、硬化、亮化道路30多公里,新建游园广场15处、整治坑塘9个;加大创建环线道路建设和破损道路整治力度,实施环线道路绿化水平提档升级,整修路肩边坡120余公里,铺设路缘警示砖、施划标志标线70公里;完成新改户厕6313座,占目标任务105.2%;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清理河道20多公里,共排查大小问题57项,全部整改完毕;对17个行政村以工程建设的方式实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壮大集体经济。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构建“三链同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成体系”的工作思路,突出发展优质粮食、蔬菜、林果、中草药、渔业“1+4”特色优势产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园区体系建设、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全面推进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发展9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出澧河青虾、小村铺有机萝卜等农产品品牌,全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1个,城供蔬菜、高效种植、特色养殖、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为壮大集体经济发挥出强力支撑作用。
培育文明乡风。组织全区各行政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孝老敬亲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开展“好公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倡树新风。同时,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点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引导活动,以课堂式集中讲授、互动式分散交流、现场式实地培训等方式,对村民进行惠农政策、普法教育、科教文卫、思想道德建设等的宣传培训。
目前,源汇区79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全部清零,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33.71元,同比增长10.0%。培育出国家级、省级文明村镇各1个,市级、区级文明村镇59个,文明村镇占比达75%以上;创建国家级、市级“森林乡村”4个,省、市级“四美”乡村16个。全区涌现出了马店村“满江红”小镇、“古韵半坡”、“宜居周庄”等一批乡村振兴特色村、党建示范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村村各不同”的美丽乡村格局。
这条路有点牛关注!关注!关注!近期我区前红路上了《中国公路》《四川交通运输》杂志的刊面真的很厉害!四川交通运输杂志中国公路杂志上了这么有份量的杂志其实是一种认可那到底发生了什么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以前道路坑洼不平,雨天出门少不了一身泥;升级
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奋进又五年。翻看过去五年的履职记录,观山湖区政协向全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五年来,共召开党组(主席)会议120余次,常委会27次,开展对口帮扶并落实帮扶资金25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落实到帮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真是太感谢了!在马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下,让我家‘滞销’的鹌鹑蛋变得很‘畅销’。如今,已全部卖出去了。”近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张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国成喜笑颜开,为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疫情之下心系农户、用实际行动维护农畜产品
信件内容: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红眼川乡霍家坡村的移民问题,周边别的村早都已实现移民,最早的已经移民已有10年左右了,红眼川就剩霍家坡村一直都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不知道到底移民吗?要移民的话具体什么时候移民?回复部门:离
近日,陕西榆林横山区多个村的村民反映,2014年,政府要求横山区撤并160个800人以下的行政村庄,直到2018年才开始行动。在撤并过程中,又由于种种原因,有36个行政村没能撤并。最关键的问题是,陕西省民政厅已经撤销了这36个村庄的统一社会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高增平)8月19日,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在中国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开幕。各类酒行业协会代表、名酒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云集山西汾阳,共话酒业发展。吕梁借助“杏花村酒博会”这一舞台,按照“以酒为基、以旅
作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建设世界级机场群”要求的国家重点交通枢纽工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一直备受关注于白云区而言该工程还是全区史上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可助力白云机场航空运输能力更上一个台阶自工程开工以来白云区全力以赴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2日消息(记者 李波)12月21日,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委会西湖村村民黎先生反映,一张锁在宗祠里黄花梨桌不见了,其称该桌为祖传之物,估价不菲。经村民报警,辖区红旗派出所已受理该案,展开调查。黎先生
导读: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他家的家具古朴古香,淡雅别致,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家具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这种木材叫黄花梨,也有人叫它海南黄檀木,这种木材的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生长速度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而且还散发